中国收藏鉴定网 为您的收藏投资提供助力

藏品鉴定,谁来发展产业化?

藏品鉴定,谁来发展产业化?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王泊乔


  众所周知,收藏界历来便是一个鱼龙混杂的行业,近年来,大量“以假乱真”的高仿品不仅使藏友利益无法保证,更扰乱了收藏业正常健康的发展。于是乎,文物鉴定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民间藏品鉴定机构也应运而生。即便如此,依然满足不了藏者们巨大的鉴定需求。国庆期间,一场免费的民间藏品鉴定会在北京举行,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关注,纷纷到场要求鉴定。据了解,类似的鉴定活动在各地也时常举办。而举办几场免费藏品鉴定会能否真的解决鉴定难的问题还是一个未知数。
  
  火爆的民间藏品鉴定会
  
  10月3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和华宝斋书院主办的民间藏品免费鉴定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为期两天的鉴定活动以书画、古籍书本藏品为主项,鉴定会邀请了史树青、肖燕翼、朗绍君、刘曦林、杨臣彬、金运昌、拓晓堂、刘建业、张忠义九位在藏界享有盛誉的鉴定专家坐镇现场。
  
  当日早晨6时,一些闻讯而至的藏家就来到了政协礼堂门口开始排列等候。9时,距鉴定会开始还有半小时,政协礼堂西南厅就排起了足有200人的队伍。记者现场采访了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位收藏者,他说:“家里有几件传世的书画,不知真伪,深感此次机会难得,所以我早晨坐头班车就赶来了,到这儿正好6时,我是第一个,心里总算踏实了。”在排队的人群中,还有几位是操着浓重外地口音的收藏者,他们不远千里而至,热情之高,令人感动。
  
  据主办机构统计,本次鉴定会共鉴定了700余件藏品,仿品的比例高达50%,开门的假的东西不少,把赝品当真品卖的人也大有人在。虽然本次鉴定会藏品档次参差不齐,但也不乏一些好东西。一盒对扇的出现,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经鉴定,对联扇是乾隆皇帝的老师清代著名画家关怀老先生的山水画作,背面是刘墉的书法,扇骨则是纪晓岚题写,红木御赐扇盒。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扇面出现了几个小孔,使其价值大打折扣,此地扇如完好,价格应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鉴定会上还发现了杨守敬的对联,罗振玉、张廷济、瑞方、方若、唐兰、傅大卣等二十多位近代大家的手札集、拓片集。
  
  由于时间有限,故每人只能求鉴一件藏品。而现场鉴定结束后还有数十位藏友拿着藏品陆续前来要求鉴定。
  
  可以说本次鉴定会热火朝天的场面和受欢迎的程度并没有令记者感到惊讶,因为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只要举办这种免费的藏品鉴定会,几乎都是场场爆满。
  
  鉴定难,藏家心中的忧与痛
  
  大凡事物的发展,都有互为制约、互为促进的两种因素存在,于收藏而言,仿品、赝品的存在是收藏行业长久以来无法回避的现实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类形式的个人鉴定。作为收藏不可或缺的行业组成,鉴定在整体行业运作当中发挥着净化行业环境、实现行业自律的督管职能,它与仿赝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收藏行业的存在状态。随着藏友人数的增多,各类现代传媒对收藏行业的渗透以及整体社会文化的蓬勃发展,使许多专业人士都满怀信心地期待将要来临的中国收藏的第四次发展高潮——行业自身的发展前景及仿赝技术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模式的鉴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目前,藏品的真伪辨别和判断成了困扰藏友的一个普遍问题。从行业的客观现状分析,现在从事文物鉴定的专业机构主要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和各省市的文物鉴定委员会,但是,国家鉴定委员会的委员不足百人,分摊到几十个文物门类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而且他们的任务还是受文物部门委托对一些馆藏、出土文物进行鉴定,而民间流散的大量文物如果寄望于这些顶级专家鉴定,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近年来各地先后开办了一些文物鉴定培训班,同时也有一批民间藏品鉴定机构应运而生。但即使如此,依然满足不了藏者们巨大的鉴定需求。
  
  藏品鉴定能成为产业吗?
  
  另一方面,据《新闻周刊》调查,民间鉴定机构的收费门槛也让不少藏宝者的鉴定想法束之高阁。“看一幅画500元,出具鉴定证书一到两千元”。还有一些机构按估价的比例来收费,高的达到10%。即使在正规拍卖行进行的鉴定,通常费用也只为成交价的3%。这位人士承认还有一些专家试图通过定高价,从中抽取高额拥金。更令藏友胆寒的是有些鉴定机构只要藏者付鉴定费,就可出具鉴定证书,真假一概不论。由此看来,行业期待中的藏品鉴定不仅仅是增加鉴定人员数量,更需要一种能够自我调整的理性化、产业化的整体发展。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程在创造了璀璨的东方文明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藏品市场。但长久以来,民间收藏这庞大的群体并未受到国家的重视,藏品市场也一直处于自发的状态,在国外,鉴定行业都有系统的、分门归类的专业公司,客户需要面对的不是鉴定人员,而是一个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制公司,鉴定人员是为公司负责、公司再对客户负责。我们不能说西方的东西便是好的,但是精华的、有益的则有必要借鉴、发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市场相呼应的、专业科学的藏品鉴定产业的缺失可能将成为制约行业正常发展的瓶颈。
  
  谁来整合鉴藏家资源?
  
  目前的藏品市场中,除了正规的各级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人员以外,还活跃着一批较之前者数量更大、分布更广的鉴定群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从收藏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有着丰富的鉴定经验与理论知识,与专业的鉴定人员相比,他们不局限于特定的鉴定领域。由于他们大多数有收购藏品的丰富经历,尤其是曾经反复深入某几个地域,因而不仅对这几个地域的民俗风情、文化家底如数家珍,而且将这几个领域里可能产生效益的古玩艺术搜集殆尽。搜集就必须研究,其研究范围不可能不广泛,不可否认,在鉴定行业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批“散户”在鉴定领域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运作当中,他们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完全依靠时间、经验来积累小范围的信任度,显然,合理规范的引导机制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类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合理有效地引导这种资源为市场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已成为收藏行业发展须面对的课题。
  
  发展中的鉴定市场呼吁专业认证的收藏鉴定事务所及服务平民化、规模实力化的鉴定公司,这本身就为市场所逐步完善创造了利益上的原动力,收藏行业蕴含的无限潜力又为专业鉴定机构提供了发展空间,我们与广大藏友共同期待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鉴定规范体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中国艺术市场仍有很大潜力
·下一篇文章:男子古玩市场买下铁疙瘩 疑是宋代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