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 收藏缓慢升温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
眼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这场世博盛宴就将揭开它的面纱。然而,在这股世博“高温”之下,世博特许纪念品显然受到了冷落。与之相反的是,早期中国与世博相关的传统类收藏品却受到了不少收藏者的推崇。在上海,大大小小的传统类世博收藏展接踵而至;网络上,有关早期中国世博收藏品的话题逐渐增多。 世博收藏,这个在许多收藏者眼中的“新新门类”,随着上海世博脚步的临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世博收藏缓慢升温 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北京旗舰店是北京地区开设的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世博会纪念品销售中心。世博会纪念品涵盖面非常广,包括贵金属制品、瓷器、毛绒玩具等20多个类别、5000多个品种。但是,琳琅满目的世博会纪念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似乎并不强。 对此,上海市普陀区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振炳认为,相比奥运时期特许商品热销的情景,世博特许商品遇冷则在情理之中。奥运有专门的收藏组织,在我国是成体系的收藏门类,世博则不是。世博会对国人来说还算是新鲜事物,如果不是这次上海将要举办世博会,肯定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世博会的名字,更别提会出现全民收藏世博的情况了,在世博会还没有召开之前,特许商品暂时遇冷是正常现象。 眼下,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世博会即将在上海举办,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世博会的具体情况。记者在王府井世博会特许商品销售店中随机采访了10位顾客,只有2位用并不确定的语气正确回答出了世博会的全称为“世界博览会”;至于世博会的看点和主题,却没有一位被访者能够完整回答。而有5位顾客则问道:“想收藏一些中国与世博会有关的物品,除了纪念品还有什么可以收藏呢?” 其实,中国与世博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就出现过中国人的身影。老照片、地图、奖牌等传统类藏品也都记录了中国与世博会的足迹,所以世博收藏决不仅仅只是特许纪念品。 目前,在国外专门收藏世博会主题藏品的收藏者有很多,世博收藏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在英国还有专门的世博会博物馆。不过,在中国,世博会收藏也才是近几年兴起的收藏门类。有着“世博收藏第一人”之称的北京收藏家仝冰雪,从事世博收藏也才只有6年的时间。由此可见,世博收藏对于中国人而言,还算一个年轻而陌生的事物。仝冰雪认为:“从前关注世博会的人很少,系统收集世博藏品的人更少,现在随着世博会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对世博收藏感兴趣了,而等到上海世博会正式召开以后,人们对它的认知越来越广,藏家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世博收藏逐渐闯入越来越多人的视线,世博收藏也呈现出了升温的态势。从2009年到现在,就有七八场世博主题收藏展陆陆续续与观众见面,展览上展出的大多是见证早期中国与世博关系的实物。拍卖场上也出现了世博收藏品的身影,2009年中国嘉德就专门举办了一场“世博会收藏品专题拍卖”,存世不多且具有史料价值的世博会收藏品受到了不少藏家的关注。据介绍,上海地区的世博收藏爱好者还自发成立了世博兴趣小组,成员会定期交流收藏心得。上海世博园中还即将建成世博会博物馆,用藏品向观众展示自世博会诞生之日起的世博发展历史。 参展实物更具价值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从事世博收藏的藏家将眼光投向了早期中国与世博 相关联的传统类藏品。而藏家也一致认为,具有史料价值的参展实物更具收藏价值。 2009年,仝冰雪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历届世博会奖牌及中国世博会留影”展览。从展览中可以看到,他的收藏对象主要是历届世博会的奖牌、中国参加世博会的老照片和世博会全景图 |
·上一篇文章:五次收藏高潮 ‘空前’繁荣、极度混乱 按收藏规律收藏 |
·下一篇文章:西方大师作品叫价偏低 齐白石在欧美“崛起”(图) |
相关文章:
李解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