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美感占主流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趋势
来源:《艺术财经》 文章作者:严冰 马学东 |
色彩和明暗对比衬托出人文主义与宗教虔诚下对美的理想 图为大公爵圣母 拉斐尔创作于作于1504-1505年间 在2010年刚刚开始之际,喧嚣了几年的国际当代艺术市场渐趋平淡,亿万富翁藏家们纷纷回避当代艺术,转而更青睐20世纪现代经典、艺术家具、古典大师和中国艺术品。而另一个噩耗是,随着拍卖行不再提供最低价保障,当代艺术品的销售减少了75%。
其中最典型的两位观念艺术家达明·赫斯特和杰夫·昆斯市场的下滑,使得我们看到以概念为主的艺术品市场的逐渐式微。自2008年9月以来,达明·赫斯特的蝴蝶作品价格已经下降了41%。
达明·赫斯特在十年中的兴起和衰落就像世界金融泡沫的一个缩影。达明·赫斯特和YBA们对世界充满了挑衅和不敬的“艺术坏小子”充分理解了并实践着“最好的艺术就是一门好生意”。艺术在他们手中成为古怪离奇的认知而背离了人们共知的美感,比如翠西·艾敏的大床。而如今,像其他大部分艺术家一样,连达明·赫斯特的价格也下滑了。2009年,另一位美国“艳俗艺术家”杰夫·昆斯的作品价格也下降了50%。
2009年Artprice年报中显示,一些更加老派的经典艺术家价格扶摇直上,比如毕加索(121,018,218$)、马蒂斯(69,734,420$),蒙德里安(57,950,358$),贾科梅蒂(51,266,158$),而就在2010年5月即将举行的纽约佳士得西德尼 F. 布罗迪夫人藏品拍卖上,毕加索、马蒂斯和贾科梅蒂的作品均估价达到2000万美元以上,由此可以见出市场对这些独具形式感和美感的经典艺术家的追捧。
全球艺术市场行情的联动性正在加强,中心市场出现的调整必然会传导到中国、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在金融海啸之后也产生了较为剧烈的调整。回顾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时,几条明显的趋向可以表明,早年以中国形象和政治符号为高价卖点的当代艺术市场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中。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是调整的原因之一,不过从当代艺术市场自身来看,更重要的源自是市场过快的增长速度所带来的艺术创作的急躁和贫乏。从2006开始两年中,不仅迅速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品多年来未有的“补涨”行情,而且在一拨以投资为目的“热钱”的推动下“超额”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未来几年的成长任务,正是这种市场自身的“大跃进”行为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品在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下半年出现了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向下调整,这既是市场涨跌规律的必然。
|
·上一篇文章:下一个收藏热点 |
·下一篇文章:艺术展览也分九类 是否去看帮收藏家分析 |
相关文章: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