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藏鉴定网 为您的收藏投资提供助力

瓷器鉴定常识

瓷器鉴定常识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一.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是我国主要的陶瓷产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瓷器的烧制,只不过是没有能够取得明显的进展,到元代时期,景德镇窑的瓷器烧制才有了特别突出的发展,在当时来说,景德镇已是全国最大的制瓷窑区并开始逐渐发展成了全国瓷器的烧制中心。

  (一)彩色瓷器

  元代时期的景德镇在制瓷工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景德镇瓷窑瓷器的一些品种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瓷器,这两种都是属于瓷器釉下彩装饰的新品种.这是景德镇在元代时期突飞猛进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1.瓷胎

  元代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胎质较为坚硬,但不太精细,有时可以看到沙眼,由于胎内含杂质和铁的成分较多,因而在一些器物底部的砂底上经常可以看到氧化铁的红色斑点(也称火石红)。

  2.瓷釉

  这时期的瓷釉颜色以白色为主,其它还有红釉、蓝釉.白釉为白中闪青色,年代越早闪青的程度越大釉质极为细润.施釉一般都比较厚,多数器物底部都不施釉,称为砂底.红釉,在元代时烧制的还不成功,颜色一般都是较浅的暗紫红色,而且釉面颜色也不均匀,属于红釉的创始阶段。

  3.彩色

  这一时期景德镇瓷器盛行彩色装饰,主要品种有青花和釉里红,还有少数的金彩。

  (1)青花

  青花是一种蓝色的釉下彩,其方法是先在瓷胎上用钴料(颜色是黑褐色的)进行绘画,然后再施以白釉,进行烧制.即成青花瓷器,这种青花的装饰具有色调幽雅明快,而又不易伤彩的特点。

  有的认为,青花瓷器创始于唐宋时期,但在我们所见到的青花瓷器最早是元代的,而元代以前的青花瓷器未曾见到过,按我们的观点认为,青花瓷器是元代时期出现的,就我们所见到的元代青花瓷器来看,烧制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成功的水平。

  这时候的青花原料,除了少数使用国产原料外,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苏泥勃青”料(也称“苏麻离青”),这种进口的青花料和国产青花料特点不同,它烧成后的颜色深浅不一,深一些的凹下去呈蓝黑色,还经常出现黑褐色的结晶斑点,用手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而国产青花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用国产颜料烧制的青花颜色比进口的均匀,也没有凹凸不平的现象,但此国产青花料用量很少。

  元代时期的青花瓷器产量是比较大的,它和龙泉窑的瓷器一样,在出口商品中,同样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元青花瓷器流传到国外的很多,尤其在中东地区等国家至今还保存着大量的元代青花瓷器。

  (2)釉里红

  釉里红瓷器也是属于釉下彩装饰的一种.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瓷胎上用一种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再施以白釉,烧成后即成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瓷和青花瓷器一样,也是元代的一个创举,但由于这时候的烧制技术没有完全掌握,烧制出的釉里红器物不大成功,多数的釉里红都没有烧好,颜色都不纯正,有的是浅红色,有的是黑红色或黑灰色,而且颜色很不均匀.但也有极少数的釉里红器物烧得还比较成功,这种釉里红一直到明代才真正烧制成功。

  4.纹饰

  元代时期瓷器上的青花和釉里红绘画都非常繁密,层次较多,有的器物上出现有三、四层,甚至七、八层花纹图案.这些图案一般布局都非常繁密,层次分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绘画题材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松竹、梅、菊花、龙凤、孔雀、麒麟、海马、鱼、鸭、鸳鸯、回纹、八宝纹等,均表现得生动活波。

  龙纹的特点:元代的龙纹一般都是细颈龙,龙头较小,龙身较细,龙尾较秃,龙爪有四爪、五爪之分,但三爪龙最为常见。

  5.造型

  元代景德镇窑器物在制作方面,不甚规矩、不大精细,也不注意修胎,所以属于瓶、罐、壶等器物的接口痕迹都非常明显,同时器物底部一般不施釉,经常可见到留在器物底部的旋痕。

  器物的造型多为大件器物,如大盘、大碗、大瓶、大罐等比较常见,小型器物也有,但数量不多。

  二.明代瓷器

  明代取代元代之后,经济﹑文化比元代有了重大发展,由于统治者朱元璋建立政权后,在经济上实行了一些改革,改革了以往的某些制度和作法(废除了元代的“匠户制”),使得当时的工匠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解放了一部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上的发展,这是明代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样的前提下,明代瓷器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当时烧制瓷器的瓷窑众多,遍及全国各地,此时较著名的瓷窑有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宜兴窑﹑广窑等,但尤以江西景德镇窑的发展更为突出,这时的景德镇窑已经成为全国的瓷器烧造中心,明王朝每一帝王都在这里设立官窑,专门为统治政权烧制瓷器.同时这里也进行着大量的民窑瓷器的生产,根据文献记载,当时景德镇窑状况为面积十平方公里,官民窑三十余个,形成了“昼间白烟蔽空,夜间红焰熏天”的景象,明代景德镇瓷器取得了全面的发展,成为此时期各窑瓷器生产的主流。

  (一)青花

  烧制青花主要的原料是金属钴,但由于采用不同的钴土矿,所呈现的色泽就不同,也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这种情况,明代时间的早晚不同,其青花料的特点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早期(永乐﹑宣德)﹑中期(成化﹑弘治﹑正德)﹑晚期(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期.早期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中期主要使用国产平等青料,晚期为进口回青料,这三个时期的三种青花特点各有不同 。

  (1)宣德青花

  这时候的青花彩色主要还是用进口的苏泥勃青料,以及少量的国产青花料,这两种青花料往往同时在同一件器物上共同使用,其苏勃泥青还是具有那种颜色深浅不匀,并出现黑褐色结晶斑而下凹的缺点,而国产青花料的颜色比较均匀,色调柔和,就没有上述缺欠,比进口的苏勃泥青料有很大的长处,因此在瓷器上绘画人物的脸部﹑眼睛﹑眉毛等处时,都要使用国产青花料,但其用量极少,宣德青花瓷器的品种多数都是白釉青花,少数也有黄釉青花及青花红彩的器物。

  (2)成化青花

  到成化时,以往所使用的苏泥勃青料已经用尽,故改用国产的平等青料,此种青花料也是蓝色,但和苏泥勃青料有所不同,它颜色深浅均匀表现得比较柔和秀丽,给人以淡雅﹑舒适之感,这种青花料色调一般都比较稳定,没有永乐﹑宣德时苏泥勃青料的那种颜色深浅不均和出现结晶斑点的缺点,这种青花适于人物绘画及各种题材的花纹图案,从而更增强了瓷器上的绘画效果,较之永乐﹑宣德时苏泥青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3)弘治青花

  还是使用国产的平等青料,同样有柔和淡雅之特点,品种有白釉青花﹑黄釉青花等器物。

  (4)嘉靖回青釉

  此种青釉颜色不太深,成为蓝中闪紫色,色调非常浓艳,是用回青料烧制的,这时回青釉器物时常可见,均属民窑器物。

  (5)嘉靖青花

  青花器物在嘉靖时期是比较常见的,由这时开始,国产的平等青料已不再使用,而是改用进口的回青料,这种青花料的特点是,颜色蓝中闪紫色,色调特别浓艳(有称“佛头兰”者),品种有白釉青花﹑蓝地白花﹑黄釉青花,同时也是五彩中的一个重要彩色。

  (6)万历青花

  这时青花使用的还是回青料,但情况与嘉靖﹑隆庆时有所不同,少数青花还是蓝中闪紫色,色调浓艳,而多数的青花颜色变得浅淡﹑灰暗一些,显得不如以往艳丽了,常见品种有白釉青花﹑哥瓷釉青花﹑黄釉青花﹑红地青花等。

·上一篇文章:民国时期瓷器的特征及鉴定
·下一篇文章: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