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炒作、国画收藏价值低、买家应该何去何从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
笔者认为,中国书画市场混乱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买家的艺术鉴赏力较低,素质有待提高。这个问题不改善,市场想正常化比登天都难。 许多投资者没有从小逛美术馆、博物馆的经历,他们的鉴赏力实在值得怀疑。由于自己不懂艺术品,索性就盯着市场,哪个贵买哪个,市场流行啥买啥,甚至一些不堪入目的“行画”也出手买下。买家素质如果不提高,书画市场的健康之日就非常遥远。 回顾2009年的艺术品市场,对于中国画来讲,古书画行情一飞冲天,近现代书画也火热非凡,当代书画市场则总体表现低迷,除个别名家外,大多数画家都原地踏步。当代书画为何低迷不前,它的市场风险有多大,市场究竟乱在哪里? 与古书画和近现代书画相比,当代书画的收藏价值实在太低了,收藏风险很大,导致许多藏家都避而远之。 收藏价值低,买家风险大 我认为,如果将古书画比作“钻石”,近现代书画比作“黄金”的话,那么当代书画就是“玻璃”。毕竟前人都已“盖棺定论”,而当代呢?一切都在未知中。所以,当今真正的收藏家都拒收当代书画。因为买当代书画有点像“赌石”,大家搞不清楚诸多的“名家”将来真正留下的能有几个? 一幅八大山人的真迹买入后能升值10倍,一幅近现代大师的画买入后起码能保值抗跌,但当代名家的书画恐怕绝大多数将来要贬值。依笔者看,像吴冠中、史国良这样具备收藏价值、货真价实的当代名家目前不超过10人。在金融危机后,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师的画作价格都非常坚挺,有的还创出新高,但当代书画能够不跌就很庆幸了。当代书画收藏之所以风险大,关键在于当今的许多所谓“大师”、“名家”多是有水分的,他们的作品很难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和推敲。 人为炒作盛,庄家托市多 当代书画人为炒作风盛行,不少书画名家都“背靠”庄家,庄家实力最终决定画家的市场价格和行情。 近几年,某位著名画家每年都在荣宝斋搞一次商业展,展览所有画都被一些有实力的大庄家买断了。画家的画热卖笔者并不反对,也不眼红,但被少数几个庄家操控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记得一次同画家史国良先生谈起市场,他说曾经有一公司找过自己,对方讲要买很多张画,并扬言要帮助画家做市场,言外之意就是“坐庄”,史国良最后回绝了。他说:“画操控在一个庄家手里,价格虽然短期涨得快,但这样做很危险,他一旦不帮你了,会跌得很惨。画分散在上百个藏家手中,价格虽升的慢些,但我觉得踏实,藏家的风险也小得多。”眼下,像史国良这样主动拒绝庄家的画家并不多,许多画家看重的只是眼前利益,完全不想坐庄的后果。 礼品画为主,投资当股票 在当下,中国画市场相当比例尚属于“礼品市场”,当代书画也如是,这堪称中国特色。由于特殊的国情,名家字画也无奈沦为“高价礼品”。 有些人办事不便送钱,就干脆送名家字画。送不起齐白石的,就送幅当代书画。于是许多美协、书协主席的作品就成了香饽饽。外界每每传言,某某美协主席身价上亿啦,这都是“礼品画”怪胎下的产物。 靠礼品画支撑的市场一定是不健康的,抱投资目的进场的买家也很难成为赢家。一些买家抱着投资的想法,拿字画当股票炒,想持有名家字画坐等升值,快进快出,这种想法害人不浅。因为大庄家正等着你“抬轿子”呢。庄家拉高后,你一进场,正中庄家下怀,庄家立马抛盘跑掉,套牢的往往是跟风的中小散户投资客。把当代书画当股票炒的投资客,一定是输家。 包装风盛行,“天价”满天飞 近两年,国内书画界大肆流行“包装风”,许多画家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巧用各种包装手法为个人造势,其中借拍卖“自卖自买”,成为大家争相使用的手法。 某画家别出心裁,将自己名片大小的一幅微型山水画送到拍卖公司上 |
·上一篇文章:无 |
·下一篇文章: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